主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动态

关于偷税主观故意认定的几点思考

2023-05-12 09:21浏览:871次

【内容提要】本文从如何认识偷税的主观故意入手,分析偷税主观故意的构成要件,厘清偷税与过失的区别以及如何判定虚假纳税申报两个重要问题,并阐述正确认识偷税主观故意对于征管实践的现实意义,旨在有效防范执法风险,更加客观地处理好偷税案件,更好地维护税收秩序。

【关键词】偷税 主观故意 认定

长期以来对偷税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始终存在一定误区,认为只要“造成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就是偷税。其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税收征收管理法》未规定偷税必须具有主观故意性。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纳税人依法维权意识的不断上升,这样的认识和做法常常会导致税务机关败诉。因此,正确认识和认定偷税对于征管实践至关重要。

一、正确认识偷税行为的主观故意性
  对偷税行为的认定,一直以来都存在主观归责和客观归责之争:主观归责是指衡量一种行为是否构成偷税不仅要看客观上的危害后果,还要看主观原因,非主观故意造成的少缴或未缴应纳税款不应认定为偷税;客观归责以结果论,只强调可客观上的危害后果,只要少缴或不缴应纳税款就是偷税,不考虑其行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性。由于执法负担和行政追责风险较低,客观归责较受欢迎,但这样不仅会使税务机关会面临较大的行政诉讼风险,而且有悖于法律正义,从社会效果看,也难以发挥法律的教育、评价和指引作用。

主观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依据现有的税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主观故意应当是认定偷税的必要条件:

一是从税收的法律规定看,《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对偷税具体手段的表述,“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拒不申报”“虚假申报”等用语,虽未明确规定“主观故意”,但已经隐含表达了其含义,这些手段绝非过失或无主观故意使然。

二是从税收的规范性文件看,认定偷税应当考量主观故意证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检查期间补正申报补缴税款是否影响偷税行为定性有关问题的批复》(税总函〔2013〕196号)规定:“纳税人在稽查局进行税务检查前主动补正申报补缴税款,并且税务机关没有证据证明纳税人具有偷税主观故意的,不按偷税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北京聚菱燕塑料有限公司偷税案件复核意见的批复》(税总函〔2016〕274号)规定:“根据你局提供的材料:一、除本案所涉及稽查外,未对该企业进行过其他稽查立案处理;二、除本案所涉违规列支行为外,未发现该企业成立以来存在其他违规列支行为;三、本案所涉该企业为部分管理人员购买的商业保险已在当期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据此,从证据角度不能认定该企业存在偷税的主观故意。”上述规定虽效力层级不高,但已经明确了认定偷税应当有主观故意证据,否则不能按偷税处理。

三是新的《行政处罚法》在行政执法领域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主观故意”,第三十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依据该规定,对行政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应以行政相对人存在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这实际上是对偷税违法行为的构成须具备主观故意予以了明确,为无主观过错免于行政处罚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正确判定偷税的主观故意构成要件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偷税行为成立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件:一是主体要件,即偷税主体应当是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二是结果要件,即造成了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事实;三是行为要件,即采取了税法规定的偷税手段。主体要件和结果要件不难理解,重点在于行为要件,如何通过行政相对人实施的违法行为,判断其是否具有主观故意性是认定偷税的关键。

主观故意是人的一种内心活动,必然通过外化行为表现出来,否则就不为人知。认定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是否具有偷税的主观故意要通过行为判断,因此要证明偷税行为的存在就需要证据,即《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五种偷税手段:

(一)伪造、变造、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帐凭证

“伪造”是指依照真账簿和记账凭证制作虚假账簿和记帐凭证,俗称“做假帐”。“变造”是指对账簿和记帐凭证挖补、涂改、拼接等制作假的账簿和记账凭证。“隐匿”是指将账簿和记帐凭证故意隐藏,致使税务机关难以查实计税依据。“擅自销毁”是指法定保存期间内,未经税务主管机关批准而擅自销毁正在使用中或尚未过期的账簿和记帐凭证。

(二)在账簿上多列支出

是指在账簿上大量填写超出实际支出数额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的数额,虚增成本,乱摊费用,缩小利润数额等行为?。

(三)不列、少列收入

是指采取帐外经营或取得应税收入不通过销售帐户核算,直接转为利润或专项基金,或挂在往来帐户不结转等。

(四)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3号)规定了视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的三种情形,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已经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或者扣缴税款登记的;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书面通知其申报的;尚未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扣缴税款登记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书面通知其申报的。

发生了上述情形,即视为税务机关已经通知其申报,但并不意味着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不申报或未申报都是拒不申报,这就需要进一步弄清楚行政相对人为何不申报或未申报,如果有正当理由或不可抗力因素存在,不能认定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

(五)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3号)的规定,“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报送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纳税申报资料,如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抵税、先征收后退还税款等虚假资料等。

认定偷税要准确把握上述五种偷税手段,正确认识“偷税”与“过失”的区别,两者共同点都造成了“不缴或少缴税款”的事实,不同点是“过失”未采取偷税手段,不具有主观故意性,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属于“过失”。

三、正确判定“虚假纳税申报”

征管实践中存在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认为只要申报不实就是虚假纳税申报,造成少缴税款均认定为偷税。这样随意扩大“虚假纳税申报”认定有悖立法初衷。“虚假纳税申报”应具备捏造事实或故意不如实填报等情形,不同于错误申报或不进行纳税申报,可遵循以下原则:

(一)“虚假纳税申报”的常见情形

1.向税务机关报送编造的、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纳税申报资料;

2.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抵税、先征后退税款等虚假资料;

3.税收法律、法规与会计的差异调整,税务机关已有通知或纠正,明知必须调整仍不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4.法律规定上税收与会计的同一差异调整项目,在进行纳税申报时,有时按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正确调整,有时不按规定进行申报调整;

5.因税收法律法规与会计存在差异,应调整而不调整,被税务机关、审计、财政机关纠正处理过,又重新发生的。

(二)不属于“虚假纳税申报”的情形

1.因税务机关责任造成申报错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

2.因计算错误等失误造成申报错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

3.税收与会计规定上存在差异且没有制造虚假情况,并符合会计规定的差错事项;

4.因不了解或误解税收法律法规造成漏报少报应税项目、多列成本费用、适用税率错误等,比如从未申报缴纳过该项目,税务机关也从未对此行为进行过处理。

判定“虚假纳税申报”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纳税总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比如企业发出商品取得索取销售额凭据,按税法规定应进行纳税申报,但实践中企业往往延迟申报,原因大多是出自商业因素和结算方式等制约,并非有意少缴税款,即使税务机关未发现,企业一般也都会进行纳税申报,只不过造成了延迟缴纳税款,属于时间性差异,不会造成税款的永久性损失。

四、正确认识偷税主观故意性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对偷税行为处理的执法水平

片面注重偷税结果而轻视造成偷税的主观要件虽在维护国家利益角度看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由此所造成对偷税主观要件取证的忽视,会使执法处于简单粗放水平,带来较大诉讼风险。因此,必须要对违法行为予以准确定性,全面考量结果要件和主观要件,依法区分过失和故意,注重取证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充分性,充分考虑证据的相关性。

(二)有利于提高对偷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偷税行为的认识不清、定性不准和证据不足等,一方面会导致对偷税处罚过轻,降低打击力度,另一方面混淆“故意”和“过失”会使那些恶性偷税犯罪隐藏于一般过失之中,降低对真正偷税犯罪的处罚效果。只有严格区分偷税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准确判定违法行为性质,才能真正提高对偷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和准确性。
(三)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对偷税行为的扩大认定和高估不利于建立诚信纳税的营商环境,偷税认定扩大化不利于提高纳税遵从度,同时对真正偷税行为的“以补代罚”也同样会给其他纳税人造成负面影响。只有正确把握偷税行为的本质和构成要件,才能提高执法水平,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3 吉林省税务学会 吉ICP备2023002067号
  • 联系电话:0431-80531158
  • 邮箱地址:JLshuiwuxuehui@126.com
  • 学会地址:长春市长春大街158号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人民广场办公区

公众号二维码